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,我一直被蘇晨曉的小說感動著,在感動之余,總想寫一些讀後感和賞析之類的文字,沒想到,這種寫的慾望也一直被寫不出來的心緒糾結著。

因為讀她的短篇和長篇一共十幾篇,讀的多了,反而理不出頭緒,所以,也只好將幾次寫下的那些零亂的文字,拼湊到一起,終於,了卻了一份心事。

一、 最初的印象和《愛情,只能有現下進行時》

熟悉蘇晨曉,是從讀她的短篇言情小說《愛情,只能有現下進行時》開始的。

2011年春天,當我第一次讀到這篇小說的時候,驀地,從一種成熟的文字和獨特的主題中,似乎感悟到了一些什麼。但,究竟是什麼,我當時也說不出所以然。因此,這個稍縱即逝的意念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後來,我們在一個群組裡有了交流,之後,也便逐漸地熟悉起來。她說︰她正在昆明讀大學,好像是學環境保護之類專業的。

當然,在我們交流的過程中,談論最多的還是她的作品︰

“凌晨一點,她踩著高跟鞋歪歪扭扭地,拉著行李箱往家的方向疲軟前行,路過街邊一家甜品店,她的心頭不經意涌上些許已隨風的過往,走過幾步,她突然駐足,拉著行李箱走進甜品店。”

這是《愛情,只能有現下進行時》開頭的一段文字,雖然已經時隔大半年了,可是,這一生動細膩的情節,一直浮現下我的意識之中。

小說後來寫的是,女主人公津津在甜品店一瞬間的感覺,她好像看見了一副非常熟悉的面孔,這種只是瞬間的感覺,她並沒有確定是什麼人,但當津津再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,才知道,她曾看見的那張面孔,就是當年自已的戀人秦灃,而此時,秦灃又鬼使神差地成了阿林二婚的未婚夫。這裡要說明的是,阿林是當年為了津津和秦灃的愛情,幫她瞞天過海的姐妹,小說故事情節起伏跌宕,很吸引人。但一切必竟都過去了,蘇晨曉的小說,所要表現的主題也正是鎖定在這個點上,她所表達的就是,逝去了的愛情,就不要全力地去挽回,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今後所面對的現實之中。所以,作者在小說的最後,用秦灃的口吻道出了主題──愛情,只能有現下進行時。

縱觀很多言情小說,大多數都在描寫那些愛與恨的過程,或者愛的死去活來、或者恨的切牙切齒,再後來總逃脫不了生死離別的命運。

而蘇晨曉的小說,卻擺脫了這些主題。在《愛情,只能有現下進行時》中,她只側重描寫了生活中存在的與愛情有關的這一現象,所以說,她所表達的主題是獨特的。我認為,作為文學作品,或者說文學藝術,只有獨特的東西,才有存在的價值。

因此,作者在感悟生活、表達主題的時候,能做到另僻溪徑,是難能可貴的。

二、《過路,然後路過》讓我回顧其它的幾個短篇

2011年金秋,當我讀到蘇晨曉的又一篇小說《過路,然後路過》之後,《愛情,只能有再在進行時》小說中的那種感覺又迸發出來。這讓我不得不回眸,去讀她其它的十幾個短篇。可以說,蘇晨曉的其它一些小說,如《你,去了誰的家鄉》、《幡然醒悟,愛已成追憶》等等,基本是這種格調。

在《過路,然後路過》這篇小說裡,她揭示的也是人世間存在的與愛有關的一種現象,最後,也只能悄悄地錯過。小說中,男女主人公或許互相產生了愛慕之情,然後就錯過了,有人說這是悲劇,但是,我們不能說產生這種情,就得有個好的結局。

其實,生活中有很多這種現象,如果只要互相對另一方有好感就得成為朋友,然後相愛,甚至成為夫妻。這是很可怕的事。

說到這裡,我想起了自已的一些經歷;

我的家鄉在吉林,工作在黑龍江邊陲的雙鴨山,二十多年,這條路走過幾百次,在火車上,也多次遇到過很多異性,漫漫的一夜旅程,一路相處,比較傾心,中途換乘汽車時,互相照看東西、買票、買食品,在外人看來,很象夫妻的樣子,但分手的時候,只能四目相視,微微一笑了之。

這是一種生活現象,我們決不能以為,錯過了就要去惋惜。生活中的諸多細節,可能稍縱即逝,作者將維妙的東西捕捉住了,並表達出來,是很可貴的。

可以說,《過路,然後路過》是一篇非常成功的短篇小說,除了主題以外,其情節也絲絲入扣,經得起推敲,不論對話、環境還是動作、神態等描寫,都非常集中、精煉、而又準確。敘述的語言,也流暢、成熟。

下面是《過路,然後路過》其中的一個片段︰

“下午兩點多,女孩來了,他揣著那沓照片,有些忐忑,面對女孩,他該怎么開口?

“您好。”女孩很禮貌先向他問好。

“請坐。”他在四處周旋,滿腦子搜索著合適的話題,拖延時間,怕女孩一會兒看了照片覺得唐突。

繼而,彼此沈默,女孩在等他開口,畢竟是他讓她下午再來一趟的,而他的心裡在打鼓,不知道應該怎么說比較委婉,於是,沈默,很合理。

“你是學藝術的嗎?”他拍她的時候,她在滇池邊畫畫。

女孩點點頭,有些害羞,“學美術。”

“大學生?還是?”他找話題周旋,以利進入主題。

“大四,快畢業了。”女孩顯出幾分害羞。

看著年齡,女孩不過二十歲出頭的樣子,就大四了?滿身稚氣未脫的樣子,一如兩年前他看見的那個人,一塵不染的,就大四了?要踏入社會了?真有些難以相信。

“所以我想畢業前拍一組照片留念,學生時代就要結束了。”見他沈默,女孩接著往下說,直指來意。”

在此,我不想引用大段的文字,如果用一斑,說明不了全豹。那麼還請讀者朋友自已去品讀原作吧。

三, 從短篇走進她的長篇《半夢半醒》

能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讀蘇晨曉的長篇小說《半夢半醒》還是源於她這些短篇對我的吸引,不管是出於好奇,還是為了寫這篇東西,反正,我堅持讀完了她的這部長篇。

讀過《半夢半醒》這部小說的朋友都知道,故事是從林蹺和--歆失去聯繫後的又一次重逢開始的,在其它的一些章節裡,作者一字也沒表露他們以前那場愛戀究竟是怎樣的情景。但這並不是作者的疏漏,相反,這正是作者匠心獨運的一面。從她以前的作品看,在作者看來,兩個人的愛戀,以前什麼樣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以後,所以《半夢半醒》的主題,也在追尋著這一理念。只表達愛情的這種現象,至於怎么去愛,怎么去恨,結局如何,作者卻惜墨如金。

如果拿水來打這個比喻,可以說,作者只告訴我們水有三種狀態一樣。告訴我們什麼液體的水,什麼是氣體的水,什麼是固體的水。僅此而已,並不是要表達,水這三種狀態所存在的性質。

四、最後,關於《半夢半醒》主題之外的話題

1、敘述的語言,成熟、流暢。

在這裡,我引用第一章《故地重游》最後的一段活,供讀者欣賞︰

“我淡然一笑,是啊,終究不是一路人吧。那一場曾經在我心中波瀾壯闊過的一見鐘情,也早已隨風淡去,留下的是殘存的記憶和難以抹滅的刻骨銘心,而在乎這一切的或許僅僅是我。遠走了的人兒或許早已將這所有的美好拋諸腦後,高飛向廣闊的藍天去追尋新的美好。

愛情,不過是一場煙火,綻放時很美好,然而這片刻的絢麗卻注定得不到永恆的燦爛,綻放過後,剩下空落落的夜幕彌漫著煙霧,散落一地的憂傷無從拾起,而曾經的輝煌也無從追憶……”

──

“可是,過去了的,怎么還回得去?沒變的或許只是表象而已,我必須理智地揭開這些表象,看清那些**的、已經天翻地覆的現實。

“人面可能依舊,但人事早已面目全非。”我說得很淡然,努力地掩飾著自己心中的驚濤駭浪。

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到那瞬間掠過的一絲黯然,我不確定那意味著什麼……”

讀過蘇晨曉小說的讀者,不難體會出,她的敘述是流暢的、成熟的。字詞的搭配和句子的運用,都透著規範和鮮活的氣息,又存在著強烈的美感。

下面還有一段︰

“是不是即便再濃烈的感情,也經不起時間的折磨,受不住命運的玩笑,到最後,僅剩下一場薄涼,洋洋洒洒搖曳在風中……

此番昆明之行,或許無形之中又多了一份特別的意義。我提著行李包,站在機場的安檢口排隊,袁熙還要上班,沒辦法過來送我。我漫無目的的四下張望著,也不知道自己在張望什麼,我還在期待著什麼嗎?不,我該走了,夢一樣的重逢就讓它留在昆明,只要回到深圳,那裡又會是一番新的天地。很快過了安檢,我徑直走向登機口,在候機處找了一個空位坐下,看了看表,距離登機還有一個小時,我來早了……昆明每到了傍晚時分便會準時堵車,城市的街道頓時陷入癱瘓狀態,所以袁熙特別交待我要早些過來,寧願花時間在機場等著都好過被堵在路上干著急。”

以上是第四章《如夢一場》裡面的兩段,細細讀來,別有一番滋味。

2、關於方言。

這部小說,當我讀過幾章之後,有一種感覺,如︰“咋呼”、“懸乎”、“搗騰”等等。因此,我曾問過作者︰“你家在深圳,你的長輩是東北人吧。”她不解地問,我說你這些方言怎么和北東話一樣。她告訴我︰雲南話是北方的語系。我雖然沒有去考証,但我知道,我又明白了很多道理。

3、作者的才氣。

我說蘇晨曉是一位很有才氣的作者,有兩層意思。其一、她在小說中,滲透了很多專業知識。例如︰“這三套房子選用了三種不同的設計風格,但都是為了體現家的--適,上班族的工作壓力本來就很大了,家中的裝飾佈置既要簡約大方,又要方便實用,更要有休閑放鬆的感覺……”

“不過,你這套田園風格的,太過小女人了,不夠大氣。”她打斷了我的話,原來讚許之後緊接著就要挑骨頭了,果然是個難伺候的老太後﹗我這樣的設計,怎么配得上她這種冷血無情並且“很大氣”的女人?

“女人要的不是大氣,而是溫馨。”

“比如風格,色調,諸如此類……之前我有過構想,以黑白為基調,或者是白色和其他穩重深沉的色調互搭,走現代簡約路線,但是,這個想法剛提出來的時候被林蹺堅決否定了,他說,黑白色調太過冰冷,是很簡約,很現代,但缺乏一種家的溫馨──

現下回頭想想,他說的也對,白領精英,本身工作的氛圍就單調而枯燥了,如果家裡營造的還是這種和工作氛圍相似的環境,那麼人置身其中,恐怕就很難得到真正的放鬆,也體會不到家的--適感……

那麼另外兩套房子呢?順著這個思路,接下來我對另兩套房子的風格定位也有了一個明晰的輪廓,一套採用歐式田園的清新格調,色調的選擇上嘛,淡藍色淡綠色淡紫色都可以,總之是清清淡淡的優雅風,適合女性居住。另外一套呢,嗯……地中海風格屬於中性化的設計,而歐式田園傾向於女性化,那麼最後一套,應該採用傾向於男性化的設計,這樣看來,美式鄉村風格倒是可以一試。美式鄉村風格在室內家裝的設計中就力求表現一種貼近自然,古朴,休閑,--暢之感,更重要的是,它的木質基調更體現了務實,穩重之感,十分適合職場男性所追求的那種樸實大方,簡約優雅之風。”

其二、是針對她的年紀說的,她寫這部小說的時候,正值20周歲,不論從國文功底、專業知識、生活閱歷上說,都是比較優秀的。

以上拙見,只當拋磚,希望蘇晨曉的作品,能夠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,也希望她今後寫出更多、更好的作品。